視覺藝術與詩歌
Raquel ABI-SÂMARA 教授為書院帶來關於視覺、藝術與詩歌的講座。是次講座是關於一位說德語的猶太人Paul Celan的詩歌。他的詩集 Atemkristall (Breath-Crystal, 1965) 是在他生命中一個非常困難及患上嚴重抑鬱的時期寫成。這本詩集包括21 首短詩和他的妻子Gisèle Celan-Lestrange 的八幅版畫組成,其詩歌與版畫之間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文學類別講座幫助學生連接作者的思想和感受。通過詩歌,學生可以了解作者的性格、喜愛和興趣。詩歌是表達對感受或問題的絕佳方式。 文: 林葆瑤 ...
濠鏡悠悠-澳門博物館參觀
為鼓勵同學認識澳門,融入灣區,提升愛國愛澳氛圍,書院五樓特選在「三城記」主題策展之時,帶領同學前往澳門博物館,親身感受「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之間在文化經濟上的合作與歷史淵源。本次活動於3月12日舉行, 活動旨在提升同學歷史與文化修養,以及促進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以及澳門與祖國長久以來緊密聯繫之了解。亦使同學們有更深厚的文化積澱,有助於認識國家,更好地融入發展大局。 文: 譚禧龍 ...
楊鏡生國畫書法班 (2022年春)
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春天,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我國寶貴傳統藝術,澳門書畫家楊鏡生先生在為蔡繼有書院和東亞書院院生開展了一系列生動多彩的書畫課。在課堂上,楊老師親筆示範,為我們展示了書法基礎筆劃的正確寫法,運筆的正確姿勢與國畫的用墨方式。通過觀摩楊老師手寫一幅行書詩句與繪畫國畫山石樹木的過程,聆聽楊老先生對書畫的詮釋與教導,院生們收穫頗豐,也對我國軟筆書畫的理解與熱愛更上一層樓。課堂最後,每個同學都認真嘗試,享受了創作書畫的過程,感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文:李天垚 ...
澳大人「朋友圈」是怎樣煉成的
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社交,澳大特色之一的住宿式書院,是實踐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生發展社交網絡的重要平台。 在澳大,有些學生因活躍於各種線上線下活動,而成為同學眼中的「社交達人」。 作為大一「新鮮人」,工商管理學院、蔡繼有書院學生李佳琪,如何迅速在大學社交圈出圈? 「勇於做自己,表達自我,用真性情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李佳琪李佳琪的格性爽朗且熱情,正式開學前就已經成為書院群裡活躍的一員,表情包和各種段子順手拈來 ,迅速打破新生之間的拘謹,帶動大家在群裡侃侃而談,她因此認識了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夥伴。她還在破冰活動裡一戰成名奪得了「桌遊女王」的稱號。在日常社交裡,她跟陌生人搭訕、問路也絲毫不膽怯。 到這裡可能就有人想問:難道單純的吃喝玩樂就能成為社交達人嗎? 當然不是!她成為社交達人的終極秘密武器可是 - 學習! 「 ...
《圖說鏡海—鏡海歸帆圖》專題片觀影活動
澳門大學蔡繼有書院和滿珍紀念書院於2022年2月27日,共同舉辦了《圖說鏡海—鏡海歸帆圖》專題片觀影活動。 沒有華麗的鋪陳渲染,卻能夠用樸實的色調與簡筆的畫像勾勒出澳門近五百年的發展面貌。從以務農打漁為主的沿海小城,到被西方殖民,再到回歸祖國、復興發展,澳門走過的風雨道路被濃縮到螢幕前的紀錄片之中。澳門何以薈萃如此多元的中西文化、如何成為繁榮發達的經濟特區、如何使政治文明快速發展?在加深對歷史認識的同時,同學們也豐富著自己對澳門的認識和瞭解;實現了在澳門求學的同時,也更深入地體會澳門這個城市背後的魅力和文化底蘊。 觀影結束後,蔡繼有書院院長梁美兒教授表示:“雖然影片只有短短的28分鐘,但是希望同學們能夠享受觀影的過程,並且借此對澳門的五百年發展有所思考。”可見,這次觀影活動極具教育意義和啟發性。 作者:王小賽 ...
R 語言基礎工作坊
在數位化時代中,科技日新月異,數據分析領域的需求在社會上日益增加,資料科學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前,蔡繼有書院繼續開設大數據分析基礎班,並有幸邀請到來自教育學院的甘俊生教授,率先帶領院生們了解R語言,揭開大數據分析的神秘面紗。其後,課程更是採用「合作式學習模式」為主要教學模式,讓課程助教與同學一起探討及實踐各種的應用,使課程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需求,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 是次大數據分析機礎班報名情況踴躍,吸引了許多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年級的同學參與。有同學表示,透過是次課程,不但能收穫到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還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跟隨社會的步伐前進。 文: 梁碧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