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下午,陽光柔和,蔡繼有書院同學到達澳門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工作坊創作空間。今天,他們將親手體驗廣彩版語工藝,感受嶺南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

抵達現場後,老師首先帶領大家參觀工作坊,並介紹本次活動所需的材料:綠色軟板、雕刻刀、顏料、宣紙等。隨後,老師娓娓道來廣彩的歷史與理論背景——廣彩,作為嶺南地區的傳統彩瓷工藝,起源於清代,融合中西繪畫技法,以色彩鮮豔、紋飾繁複著稱,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聽著老師的講解,學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廣彩工藝背後的歷史脈絡。

理論介紹結束後,實踐環節正式開啟。學員們拿起畫筆,在提供的草稿紙上繪製廣彩圖案,或花鳥、或幾何,構思各具匠心。緊接著,老師示範如何在綠色軟板上進行陽刻——雕刻刀在板面上游走,線條逐漸顯現出圖案的立體感。雖然不少同學初次接觸雕刻刀,動作略顯生疏,但老師耐心鼓勵,並逐一指導握刀角度與力度,幫助大家克服操作難點。

完成雕刻後,老師介紹染色工藝,並分發調配好的顏料。學員們小心翼翼地將顏料塗抹在刻板上,色彩在凹凸紋理間流淌,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最後一步是印染:將刻板輕輕覆壓在宣紙上,揭開的一瞬間,精美的廣彩圖案躍然紙上,鮮豔的色彩與細膩的紋飾交織,令人驚歎。

活動尾聲,桌面上鋪滿了學員們的作品,每一幅都凝聚著創作者的巧思與努力。大家圍坐交流創作心得,有人感慨:“原來廣彩不僅是瓷器上的藝術,它的版畫工藝也同樣迷人。”此次廣彩版語工作坊,不僅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嶺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更在實踐中感受到文化傳承的溫度與力量。

文:母芳萌

工作坊正開始前,同學課桌老師提供的材料

師向紹並示材

習繪

師和生一起交流並刻劃

典顏

同學用料裝

活動結束後,合影